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必赢是青岛最早设置的会计系级建制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必赢会计学本科专业,设立于1991年,于2007招收会计学术型研究生,2014年获得会计专业硕士(MPAcc)授予权,无论是硕士专业还本科专业都是非常热门的品牌专业。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会计学专业已经培养出众多的杰出专业人才,其中有银行高管、企业财务总监,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等,由于本科毕业生质量优良,在青岛市乃至山东省都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
目前会计学专业在校学生500多人,校内专任教师22人,毕业于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并且已形成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环境审计、企业社会责任等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学术团队。半数以上的专任教师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获博士学位占专任教师的40%,其中具备CPA、CFA资格6人,另外企业兼职导师16人,形成了与行业密切联系、符合专业发展需要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会计系实验室是必赢国家级文科综合实验室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拥有用友、金蝶、网中网、英睿等会计实训教学系统软件。同时,会计学专业已经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和联合培养基地,其中包括中岳瑞华、中国银行等会计师事务所、大型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等。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国内外名牌学府、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各类大型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培养具备会计、审计和财务金融专业知识和经济管理相关知识,能胜任财会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的复合型、实用型中高端人才。本学科要求学生掌握管理学、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精深、细致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管理科学、财务会计知识和专业知识,通过实践环节(包括会计模拟、审计模拟、毕业实习、科研训练等)掌握会计账目处理、审计鉴证、税务管理、证券投资、资产评估等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重人文社科、法律法规和责任道德的素养培育。具体地说,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必须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要求:
1.具有高质量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会计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财务、会计、审计工作所需的扎实的数学、经济学、统计学以及经济管理知识。
3.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熟练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实际会计问题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4. 掌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财务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为企业财务战略决策、内部管理控制提供有用信息的能力。
5.掌握注册会计师、税务师、资产评估师等职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强化专业基本知识在这些职业领域的实际应用能力。
6.掌握政府和非营利组织、金融企业、特殊会计业务等专门化、高端会计业务的解决能力。
7.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市场应对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团结协作的能力。
8.具有综合运用会计理论和技术手段整体设计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在面对会计财务时能全面考虑制度、会计、审计、税务的综合素质。
9.具有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自主的终身学习意识和不断提升的发展能力。
10.具有国际化会计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具有追求创新的开放态度与意识。
四、主干学科与课程设置
1.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
2.核心课程
基础会计、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基础会计实训、会计模拟、审计模拟、税务模拟、会计信息系统、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4.各环节学时学分设置
各环节学时学分安排表
类别 |
类型 |
学时(含理论和实验实践) |
学分(含理论和实验实践) |
占总学分比例% |
必修课 |
通识教育必修课 |
632+1周 |
36 |
22.5% |
大类专业必修课 |
288 |
17 |
10.625% |
专业基础课 |
224 |
13 |
8.125% |
专业核心课 |
448 |
23 |
14.375% |
集中实践 |
14周 |
14 |
8.75% |
必修课合计 |
1592学时+14周 |
103 |
64.375% |
选修课 |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
/ |
10 |
6.25% |
实践/多元课程 |
开设1504学时+16周 |
修读学分47/开设学分99 |
29.375% |
选修课合计 |
/ |
60 |
35.625% |
毕业学分要求总合计 160学分 |
实验实践课学时学分安排表
类别 |
类型 |
学时 |
学时合计 |
学分 |
学分合计 |
必修 |
选修 |
必修 |
选修 |
实验实践课 |
独立实验课(含体育) |
224 |
|
224 |
14 |
|
14 |
非独立课内实验 |
64 |
288 |
352 |
2 |
9 |
11 |
集中实践(含军训1周和社会实践4周) |
96+15周 |
16周 |
96+31周 |
18 |
4 |
22 |
实验实践课总计 |
384学时+15周 |
288学时+16周 |
672学时+31周 |
34学分,占总学分21.25% |
13学分 |
47学分,占总学分29.375%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
集中实践教学 |
学分 |
学期安排(周) |
备注 |
S1 |
1 |
2 |
S2 |
3 |
4 |
S3 |
5 |
6 |
S4 |
7 |
8 |
军事理论与训练 |
1 |
1周 |
|
|
|
|
|
|
|
|
|
|
|
|
毕业实习 |
4 |
|
|
|
|
|
|
|
|
|
|
|
4周 |
|
毕业论文 |
10 |
|
|
|
|
|
|
|
|
|
|
|
10周 |
|
生产见习 |
1 |
|
|
|
|
|
|
4周 |
|
|
|
|
|
|
会计模拟 |
1 |
|
|
|
32 |
|
|
|
|
|
|
|
|
|
税务模拟 |
1 |
|
|
|
|
|
|
32 |
|
|
|
|
|
|
审计模拟 |
1 |
|
|
|
|
|
|
|
|
|
32 |
|
|
|
会计理论前沿讲座 |
0.5 |
|
|
|
2周 |
|
|
|
|
|
|
|
|
研讨课 |
会计专业实务讲座 |
0.5 |
|
|
|
2周 |
|
|
|
|
|
|
|
|
研讨课 |
论文写作方法系列讲座 |
0.5 |
|
|
|
|
|
|
|
|
|
2周 |
|
|
研讨课 |
专业就业指导 |
0.5 |
|
|
|
|
|
|
|
|
|
2周 |
|
|
研讨课 |
社会实践 |
1 |
|
|
|
|
|
|
|
|
|
|
|
|
分散进行 |
合计 |
22 |
1周 |
|
|
32+4周 |
|
|
32+4周 |
|
|
32+4周 |
|
14周 |
4周 |
5.课程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详见附件1。
6.培养计划与培养要求(知识与能力实现)关联表详见附件2。
7.课程地图详见附件3。
五、修读要求
1.修业年限: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可在三至八年内完成学业。
2.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3.毕业标准与要求
学生在毕业前需完成规定的必修课程和总学分。
计算机操作技能、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背诵、应用文写作实行达标制,学生可通过自学或选修相应的通识教育选课程后,参加学校达标测试,达标通过后后方可毕业。
学生通过自学、课外辅导等形式提高普通话水平,普通话水平测试达到相应等级(不低于二级乙等)方可毕业。
六、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安排表
详见附件4。
七、辅修第二专业和双学位的要求
第二专业学生毕业时需修满60学分。其中学科必修课共41学分,占总学分的68.33%;专业选修课共9学分,占总学分的15%;毕业论文共10学分,占16.67%。
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八、修读指导建议
1.大学英语课程采用分级分类设置,根据新生入学英语测试成绩选择不同级别进行修读,修读起点不低于大学英语Ⅲ,修满9学分。
2.大学体育为全校本科生的必修课程,需修满4学分,建议前4个学期每学期修读1学分,具体修读项目参见当学期选课列表。
3.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设置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国际视野、科学精神与科技前沿、生态文明与生命关怀、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艺术实践与审美体验7个模块,学生至少选修3个模块且每个模块至少修读2学分,建议修读科学精神与科技前沿、生态文明与生命关怀、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模块。
4.多元/实践课程至少修读47学分,可在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和同一学科门类下其他专业的专业课中选择修读。多元/实践模块至少要取得“社会实践”1学分,通过在校期间参加累计不少于4周的社会实践活动获得。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科竞赛、专业资格等级考试、发表论文或作品、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学术交流等活动所取得的成果,按学校有关管理规定,经学院认定后作为创新实践学分,纳入多元/实践模块,最多认定2学分。
5.专业修读建议:(1)以考研、出国追求学术发展之路的学生,建议选修线性代数与概率论、专业英语等提升类课程及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会计、计量经济学、财务管理案例(双语)、西方财务管理(双语)会计理论前沿讲座等综合经济、管理类课程;(2)以审计、税务、资产评估为职业导向的学生,建议选修会计专业实务讲座、注册会计师实务、财务分析、资产评估、信息化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企业财务制度设计等专业必备类课程及社会实践;(3)以银行和事业单位为择业目标的学生,可以选择金融学、非营利组织会计、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金融企业会计、证券投资学、金融工程、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完善自我的知识结构;(4)以复合全面型等为人生目标的学生,建议选修综合性、职业规划、创业创新类课程。鼓励学生跨院系选修同一学科门类下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礼仪、管理信息系统、公共关系、国际商法、供应链管理等其他专业的专业课,所修学分可纳入多元/实践教育课程修读学分。